所谓道德,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,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,是“文明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但不同的国家,会有不同的国情,比如风土人情等的不同,导致社会规范不同,于是出现不同的“道德”要求。
比如,历史上的王昭君,其实连嫁祖孙三代人。站在汉人角度来看,这肯定是不道德的,但站在匈奴人的角度来看,这却是正常现象。总之,不同国家或不同文明之间的道德,肯定不可能完全相同,其中必有差异之处。
问题在于:中国与西方的“道德”,又有什么区别呢?当然,这个话题很大,本文只是就主要的方面谈一谈,即中西方的“道德”在底层逻辑上存在严重的不同。
何谓中国道德
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中国道德与中国古代经济基础密切相关。因为中国主要是农耕文明,属于生产型文明,而农耕要求老老实实的生产,也需要不断改进生产,因此道德规范必然与之相关。
春秋汉朝时期,中国儒家总结出一套道德规范,就是“仁义礼智信”,其中可以看到很多农耕生产的要求。
比如:农耕需要大量生产人口,自然需要爱人的“仁”;农耕需要知识传承,需要面对洪水时的统筹,因此需要“礼”来建立规范;不同农耕团体之间需要“义”来规范,否则百姓受苦;农耕文明需要改进生产,需要观象授时等,自然需要“智”;农业生产肯定不能弄虚作假,又有天象至信,即“至信如时”——最大的诚信犹如时间,比如四季轮回每年必至,这就是“信”。
上个世纪,出土了一些商周文字,其中甲骨文“德”为行正、身正、眼正,周朝“德”在下面加了一个“心”字,就是多了一个“心正”。也就是说,单是“德”字字形,就告诉我们要走正道,拒绝歪门邪道,踏踏实实工作、老老实实赚钱,显然与农耕生产型文明相关。
总之,中国传统道德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,一种很“健康、正当、和平”的道德。
何谓西方道德
以中国道德来看,中国有一套完整的健康的符合人道的道德规范,但为何西方舆论却经常说中国人没有道德?比如最常见的一种话术是:中国人吃狗肉,或中国人做某事......所以中国人没有道德。
道理很简单:一方面,西方为了占据道德制高点,掌握“道义权”,所以用这种话术贬低抹黑中国;一方面,西方以自己的道德标准评判中国,而以西方道德标准评判的话,中国人就没有道德。
那么,为何说以西方道德评判中国的话,中国没有道德?因为西方的道德建立在宗教基础之上。
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《罪与罚》中,有这么一句话:“如果没有上帝,道德何以可能?”在圣经里,最大的道德是信仰耶和华,即十戒第一条就是“除了我以外,你不可有别的神”,其他才是支零破碎的一些日常规范细节,比如“不可杀人”、“不可奸淫”、“不可偷盗”、“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”等。
反过来说,如果不信西方宗教的话,那么在西方人眼里算什么呢?答案是“异教徒”,而对异教徒,自然可以采取一切手段清除,比如杀人放火抢劫等。做完之后,到教堂里祷告忏悔一下,然后所有罪恶就消除了,接下来该做什么就继续做什么,心理承受不了的,再去教堂祷告忏悔一下。
因此,所谓西方的道德,是建立在宗教之上,信仰同一个上帝,然后才有道德可谈,否则就没有道德可谈,即便谈的也是枪炮。而中国不信耶教,在西方眼里自然也就没有“道德”。
总之,中西方“道德”的底层逻辑就不同,两者大相径庭。但中国的“道德”可以兼容西方的“道德”,比如可以包容西方宗教,但西方的“道德”却无法兼容中国的“道德”,比如以西方的道德标准会认为中国没有“道德”,因此从能否兼容对方道德来看,谁是更高级道德、谁是更低级的道德一目了然。
最后,搞清楚西方“道德”情况,就会明白为何西方会有殖民扩展、而中国却没有了。因为,中国道德规范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那样杀人夺地,但西方最大的道德信耶教、对异教徒可以采取一切残忍手段,因此殖民扩张契合其文化本性,在西方有实力殖民扩展时自然就会殖民扩展。
按天配资-配资炒股首选网站-最专业股票配资论坛-配资炒股最简单三个步骤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